“优才计划”:找到最适合香港的人才


 

 

近日,有消息称香港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将公布新的安排,拟放宽年龄及资格限制,以使“优才计划”更契合香港现实,为香港延揽到更多适合的人才。

 

检讨“优才计划”,主动推广以争取更多世界各地人才来港,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连任后首份施政报告的重点之一,也是香港各界有识之士的期许。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2006年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,直至2007年底最终获批来港的仅322人,相对每年1000人的配额而言,效果不算太理想,外界多有批评。

 

其实,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,香港政府推出过多个输入人才的计划,有面向世界各地优秀人才的,也有针对内地专门人才的。但从效果上看,似乎一直不温不火,尤其是针对内地人才的计划,有时甚至无疾而终。

 

今天的“优才计划”,条件比之过往已经宽松了许多。回头看,香港引进内地人才的历程可以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来形容,政府在一开始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,如履薄冰,步子迈得小一些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毕竟,在香港这样一个地狭人多的小岛上,任何与就业有关的政策,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,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,谨慎一些,并不是坏事。

 

情有可原并非推脱责任的借口。事实上,港府有关部门执行引进人才计划时不乏失误。除了门槛高,手续繁琐等缺点,最被诟病的是推广不力甚至误导受众。就拿2006年推出的“优才计划”来说吧,媒体大肆渲染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郎朗、李云迪、章子怡等名人明星通过“优才计划”赴港,却不知“优才计划”有两套计分制度,分别是“综合计分制”和“成就计分制”。后者主要为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的个别人士而设。而迄今为止通过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来香港发展的322人中,有280位是通过专业综合计分考核进入香港的,绝大多数是金融会计、技术科技、电信、商业贸易类的普通专业人士。一般媒体喜追逐名人效应是意料之中的事,政府在有意识“纠偏”方面显然做得不够。

 

这一次香港引进人才计划的新安排也不可能一步到位,还必须因应情势的变化适时调整。但调整并不是一味降格以求,最终的立足点,是要为香港找到最适合的人才。